中水回用设备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 污水收集与输送:通过铺设在社区、工厂等区域的污水管道网络,将各种污水收集起来,并输送至中水回用设备的处理系统。例如,收集居民生活中的洗衣水、洗菜水、洗澡水等生活污水,以及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冷却水、工艺废水等。
2. 预处理: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、悬浮物等,防止这些物质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堵塞或磨损。常见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格栅过滤和沉砂池等。
3. 生物处理: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,将污水中的有机物、氮、磷等污染物进行分解和转化。例如,采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,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,使污水得到初步净化。
4. 深度处理:进一步去除生物处理后污水中残留的有机物、悬浮物、重金属离子、细菌等杂质,提高中水的水质。常见的深度处理方法有过滤(如砂滤、活性炭过滤)和反渗透等。
5. 消毒处理:杀灭或去除水中的致病微生物,确保中水的卫生安全。常用的消毒方式有紫外线消毒和化学药剂消毒(如投加氯气、二氧化氯等)。
6. 储存与回用:将处理后的中水储存到专门的储水池中,然后通过供水系统输送到各个用水点,实现中水的回用。例如,用于城市绿化灌溉、景观补水、冲厕等。
7. 水质监测与控制:实时监测中水回用设备各个处理环节的水质参数,如pH值、化学需氧量(COD)、生化需氧量(BOD)、氨氮、浊度等,根据监测数据自动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,确保中水的水质稳定达标。
8. 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:对中水回用设备的整体运行进行管理和维护,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。